Friday, August 31, 2012

釋經,查經,與宣講 2

釋經,查經,與宣講 II


釋經與查經的基本工具書

研經的具書是必需的。有人因爲「過份」尊重聖經,認為僅僅閲讀聖經便足夠。無須參考其他的書籍。這是不正確的。我們相信聖靈是會引導我們領會和明白真理(約1613)。但我們問:「聖靈如何引導我們明白真理?」單單透過我們自己的讀經得到聖靈的照(這當然是對的),抑或聖靈能透過光照別人來照我們?我們自己要努力讀經,也要謙卑和肯地跟別人學習。琴說:「其實,在研經的過程中參考其他書籍,不是一個「可否」的問題,而是一個次序的問題。研經者最好在研經之始,先用心閲讀經文,時不參考任何書籍,直至對經文所說的有一定的認識,及對經文的有一定的,甚至對經文的信息建立了個人的觀點,然後才去參考其他書籍。。。」[1]

釋經學的意思是「解釋」「探討經文過去的意義,也探討它今天的含義。」若要正確明瞭釋經的任務,必須具備三個觀點:一。釋經學是一門科學:依其邏輯與分類、語言學、文學批判等形成,所以有其章法。二。釋經學是一門藝術:需具有想像力,靈活運用釋經規則於特定的經文,但也需讀到核心概念。三。釋經學是一件屬靈的事:需要聖靈來幫助我們讀好聖經。[2]

²  聖經導 

舊約

狄拉德和朗文著,劉良淑譯,《21世紀舊約論》校園,1999

新約

卡森 D. A. Carson 和穆爾 Douglas J. Moo著,尹妙珍、紀榮神譯,《21世紀新約導論》,天道書樓。


²  聖經助讀本

聖經串珠註釋本》,中國神學研究院編。香港:, 2000.
 

²  冊的研經注釋書

《證主21世紀聖經新釋》(1-2)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9
 

²  典和百科全書

《聖經典》上、下冊。香港:天道書樓與中國神學研究院,19931996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三冊。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5


²  研經注釋書

明道研經叢書(明道出版

天道聖經注釋 (天道書樓出版)

國際釋經應用系列 (漢語聖經協會出版) 
 

²  認識釋經學的具書

蘭 奧斯邦劉良淑譯,《基督教釋經學手冊:釋經學螺旋的原理和應用台北:校園,1999

戈登 費依,道格樂思 史督華著。《讀經的藝術:瞭解聖經指南》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1999

修齊。《趣味小組查經》第三版。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88

_____。《全人投入的讀經》修訂版。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91

_____。《讀經ABC》香港:宣道出版社,2003

陸蘇河。《解經有路:從釋經學到生活應用》新澤西:更新傳道會,2007

周永健主編。《聖經研究導引》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2003

民。《認識解經原理》台北:校園,1988

郭秀娟。認識聖經文學》台北:校園,2001

梁潔瓊。《如何研讀舊約》第二版。台北:校園,2000

約翰。《實用釋經法》第二版。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4。(新書名:十步釋經法/ 增訂版)

。《聖筵共享:從個人到小組活用歸納式研經法》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07

趙穎懿編著。《研經OIA第二版。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6

鄺炳釗等合。《歸納式研讀實用手冊》上冊。香港:明道社,2006

蘇穎睿。《福音性研經》。香港:學生福音團契,2001


v  講道學的書

斯托得John R.W. Stott著,魏啟源、劉良淑合譯。《當代講道藝術台北:校園,1986

張子華。《釋經講道學:實用教牧學系列》香港:恩奇書業,2002

曾思瀚著,吳瑩宜譯《講道實用手冊香港:天道書樓2009



[1]《聖筵共享:從個人到小組活用歸納式研經法》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07,頁11
[2]蘭奧斯邦 Grant Osborne劉良淑譯,《基督教釋經學手冊:釋經學螺旋的原理和應用校園,1999,頁15

釋經,查經,與宣講 1

I went to Brazil for short-term mission in 2009 with some congregants. During the trip, I wa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eaching a group of local leaders. I taught them how to read, interpret, and preach the Bible. The intensive course was entitled 釋經,查經,與宣講. The course was about a week; each lesson was about three-four hours. In the past, I usually taught and preached in English in ministry. I rarely prepared my lecture notes in Chinese. So, technically, it was my first time to teach in Chinese. It was a good experience.

I always prefer to teach in Chinese. But, as a servant, I usually don’t get to choose what I prefer the most. In The Jesus Way: A Conversation on the Ways that Jesus is the Wa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7), Eugene Peterson writes:

The life of faith does not consist in imposing our will (or God’s will!) either on other persons or on the material world around us. Instead of making the world around us or the people around us or our own selves into the image of what we think is good, we enter the lifelong process of no longer arranging the world and the people on our terms. We embrace what is given to us—people, spouse, children, forests, weather, city—just as they are given to us, and sit and stare, look and listen until we begin to see and hear the God-dimensions in each gift, and engage with what God has given, with what he is doing (p. 45).

The life of faith is to insist on the fact that God knows what he is doing in and through us even though, sometimes, we don’t.  

 

釋經,查經,與宣講 I

I.             導言

a)   基督徒生命成長與深的必要性

        i.      要在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彼後318

       ii.      「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212-13
 

b)   釋經與查經的心態和目的

        i.      心態 

1.   渴慕11920162;詩421

2.   倚靠 (約16131426

3.   聽從 (1423-24;雅122

4.   天天查考(徒1711;詩11945

       ii.      目的

1.   「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215

2.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3.   能分辨是非(來511-14;腓19-11

4.   認識獨一的神,耶穌基督(173
 

II.          釋經與聖靈

a)   聖靈的默示

        i.      默示 (Inspiration):神透過聖靈把真理賜給我們。

       ii.      聖靈默示聖經(提後316
 

b)   聖靈的

        i.      (Illumination)透過聖靈幫助我們解釋和應用真理

       ii.      重生的人(約33;林前214

     iii.      聖靈照行道的人(約1421

       iv.      聖靈謙卑的人(太1125-26
 

III.       釋經的基本方法過程和原則

        i.      釋經的三個基本的過程 

1.   經文說甚麽?

2.   經文為甚麽這樣說?

3.   經文對我有甚麽要求?
 

       ii.      釋經的九項基本原則

1.   認識上下文的關係

2.   要注意經文的結構

3.   要了解歷史文化背景

4.   要知道文體特色

5.   要留心經文的文法

6.   要以經解經

7.   要以大原則解細節,以清楚的教訓釋不清楚的的道理

8.   留心一致,釋要與整本聖經的教導相符

9.   要思考如何應用這段經文的意思在我們生活環境中
 

IV.       釋經原則練習


 
釋經原則
經文
示例和練習
1.    
上下文
67;路181-8
67--「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華多了必蒙垂聼。」但路181-8提醒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在我們的禱告中,無可否認我們常常“重複”。經文是否自相矛盾?
 
馬太福音61-18上下文告訴我們,整段經文的重心在61--「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在論施捨(62-4),禱告(65-8;加插主禱文,69-14),和禁食(615-18)這三種信仰表達時,必須小心。不要做在人前,博取虛榮。
 
耶穌的教導是關乎在神面前「暗中的事奉。」 神不是不喜歡重複的話,祂只是不喜歡虛偽和無意義的宗教行為。
2.    
經文結構
11-18[1]
    A)道(1上)
          B)與上帝同在(1-2
            C) 創造生命和光 (3-5
              D) 約翰的見證 (6-8
           E) 道成肉身--光 (9-10
(F) 世人的回應--負面(10-11)
F*)世人的回應正面(12-13
   E*道成肉身--榮耀(14
D*)約翰的見證(15
C*創造恩典和真理(16-17
B*)在上帝的中 (18上)
A*)道(18下)
3.    
歷史文
315-16
「那從上往下流的水便在極遠之地、撒拉但旁的亞當城那裡停住,立 起成壘那往亞拉巴的海,就是鹽海,下流的水全然斷絕 。於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對面過去了。」(書3:16
 
亞當城大约离開以色約旦河的地点約16英里以北。剛好在這時候是收割的日子 (即是四-五月的春季),河水高涨(3:15)。為什麽?因為在這段春季的時候,大量的雪在赫爾蒙山 (Mount Hermon)被融化,湧流入約旦河。316告诉我們往下流的水在亞當城那裡停住。
 
考古學家證明當時在亞當城附近發生地震(類似的地震發生在主後19271906183415461267 1160年),堤防倒塌,引致約旦河的上游閉塞。
4.    
文體特色
 
注意到古代文體的特色,作為解釋聖經的要訣。
 
敘事文體作者如何寫作?如何敘述故事:結構佈局、角色、對白、戲劇化的衝突等。。。「如何」(詩學)帶往「什麼」(意義)。
 
詩歌文體:
1.正對(synonymous) - 第一、二句意義平行,既不加重,也不減輕 (40:22
2. 反對(antithetic) - 第二句反襯上句,成為兩句相對的獨立句子 (7:14
3. 合對(synthetic) - 第二句比較更精細地完結第一句,或用比較法,或用解釋法,兩句中有一句不能獨立 (俄21
 
智慧文體
     實用
     對神的敬畏是智慧文學的重點
     實用的智慧反映神創造秩序
 
預言文體:「預言」原意是「說出」的意思。指先知代替上帝說出信息,或傳講從上帝所領受的信息(出71)。預言有時亦可作「重擔」來解,表明是沉重的信息。先知代替上帝說出神對人的重擔!
 
新約書信所有古代的信件都由三部分構成:開頭、本文、結尾。
 
     研究論述的邏輯發展
     研究語句背後的狀況
     注意書信中所用不同的次文
    
啟示文體:啟示是將隱藏知識揭示出來。
5.    
經文文法
36
「凡住在他裏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他,也未曾認識他。」「就不犯罪」是現在時式。意思是「就不繼續犯罪。」
 
在基督裏,人不是不會犯罪,而是不會繼續犯罪。
6.    
以經解經
71;約724
71--「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是否在任何情況都不要對人或事下定論?在約724中,耶穌說:「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這裡的「斷定」和「論斷」在原文是同一個字。不是不可論斷,但要按公平論斷。
 
能夠在公平的情況下做一個斷定是需要的。在馬太福音七章中,耶穌是對那不反省和隨便人的人。
7.    
原則解細節
箴言17232114
神是聖經的作者。我們必須相信聖經内是没有前後矛盾的。這是我們的大原則。
 
箴言1723--暗中接受賄賂,為要歪曲公正。」但箴言2114暗中給的禮物,可以平息怒氣,懷裏的賄賂,能平息暴怒。」如何解釋這些聖經的細節?神的屬性能夠成為解釋聖經細節的大原則。
 
首先,神是公義和不虛偽的神。「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324)。第二,言是智慧文學的文體。它的教導是境性的,不是普遍的真理。即是說,在每個獨特/個別的情況,要按著「敬畏神」(17)的態度來行事。
 
我們「暗中給的禮物」是為榮神益人的原故,或是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公平?
8.    
留心一致
西320
「你們做兒女的,要凡是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保羅的「凡是」我們應該如何解釋?保羅在弗61--「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聖經一致教導是以神的旨意為先,父母的心意在後。在「主所喜悅的」情況下,兒女要在主裏凡是聽從父母。所以耶穌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就不能做我的門徒」(路1426)。
9.    
思考應用
71
用太71為例,在下定論之先,我們不能不反省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相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不完全的。在自身的限制和敗壞下,我們較容易按公平論斷。這是神在這段經文要求我們服從和實踐。

 



[1]鄺炳釗等合。《歸納式研讀實用手冊》上冊。香港:明道社,200675